"做完手术第二天就能下床走路,腰也不疼了!"4月2日,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病房,刚接受完腰椎管内肿瘤切除手术的刘女士难掩激动。她口中的"神奇手术",正是该院开展的"保留棘上韧带连续性的椎板回置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完整切除了困扰她两年的椎管内肿瘤,更保住了原本需要被破坏的脊柱骨骼结构。
传统手术的困境:切肿瘤还是保骨头?医生曾面临两难选择
脊柱椎管内肿瘤是威胁神经功能的高危疾病,肿瘤生长会压迫脊髓神经,导致剧烈疼痛甚至瘫痪。过去,这类手术需要像"拆墙"一样切断棘上韧带、切除椎板骨,才能暴露椎管内的肿瘤。"就像要修理水管,必须先砸开墙面。"脊柱外科主任李玉伟教授打了个形象的比方。
但这种"拆墙"式手术存在缺陷:术后椎板骨无法复原,造成永久性骨缺损,棘上韧带断裂,腰椎力学受到伤害,患者可能面临脊柱稳定性下降、慢性腰痛,甚至加速邻近节段退变的风险。"年轻患者术后几十年,很可能要面对脊柱畸形、二次手术等问题。"。
创新技术解密:像"搭积木"般精准拆装 实现"零骨损"

漯河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历时5年研发的新技术,巧妙解决了这一难题。在近日完成的腰2椎管肿瘤切除术中,李玉伟教授用超声骨刀沿预定轨道精准切开椎板,就像用钥匙打开一扇"骨门"。切除肿瘤后,再将这扇"骨门"严丝合缝地装回原位,并用特殊材料固定。全程保留连接椎骨的"安全带"——棘上韧带,确保脊柱力学结构完整。
"这是我们主任反复思考、探索出来的新方法,相当于暂时打开保险柜取走危险品,再原封不动锁回去。"主管医师效伟副主任医师解释道。术后CT显示,患者的椎管结构完全复原,未丢失任何骨量。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数十名例患者,相关论文登上《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核心期刊。
从"伤筋动骨"到"完璧归赵",这项创新技术正在书写中国脊柱外科的新征程。正如患者刘女士所说:"现在医学太神奇了,做完手术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或许,这正是医疗科技最温暖的表达——用最小的代价,守护生命最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