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构建智能化医疗服务体系,漯河市中心医院正式引入DeepSeek-R1医疗大模型,通过"云端智能+本地知识"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从基础文书处理到诊疗决策支持的系统升级。本次升级聚焦医生高频工作场景,以电子病历系统为中枢,在诊断下达、病历书写、医嘱开具等核心环节注入AI动能,打造安全高效的智慧医疗新生态。

AI重构临床工作流:从智能问答到文书智创
通过深度对接电子病历系统,医院已构建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交互平台。该系统支持两大创新应用场景:


01动态质控助手:
医务人员可实时发起病历完整性核验、诊疗逻辑校验等质控需求,AI通过语义解析自动识别文书缺漏与矛盾点,并沉淀高频质控模板库,实现"一键式"智能质检;
02决策支持中枢:
系统通过病历结构化解析,自动提取关键诊疗信息,为鉴别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等场景提供数据支撑,辅助医生快速定位核心医疗信息。


病历生成进入「人机协同」新时代
在住院病历生成场景中,医院创新采用"提示词工程+医生终审"机制:基于预设的脚本规则,大模型自动整合患者检验检查、病程记录等数据,生成符合医疗规范的结构化病历文本,经医生审核修订后自动归档。该模式既保留专业判断的权威性,又显著提升文书产出效率。

智慧医疗新基建:从场景突破到生态构建
现阶段,医院正着力推进三大深化工程:
- 知识库扩容计划:整合最新医学指南、质控规则及病历模板,持续优化本地化知识图谱;
- 系统融合工程:推动AI系统与HIS、LIS等传统业务系统深度对接,构建覆盖患者服务、临床诊疗、科研管理的智能网络;
- 体验升级行动:通过界面优化、交互简化降低技术使用门槛,打造"隐形在场"的智能辅助体验。
二十年信息化筑基 智慧医疗再出发
作为漯河市创新型科研团队,医院信息中心历经20年积淀,已建成通过国家电子病历五级、互联互通四甲认证的数字化体系。现有17人专业技术团队中,9人在国家级、省级学术组织担任要职,持续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在院党委"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战略指引下,医院正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医疗业务的深度融合,通过AI赋能实现从数字化医院到智慧化医院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