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饮酒是一种常见的社交行为。然而,你是否知道,过度饮酒可能会对肝脏造成严重的损害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45 岁的李先生是公司的销售主管,由于工作应酬的原因,他经常喝酒,酒量不错的他几乎每天都喝,逢年过节更是开怀畅饮。可是最近,他出现了食欲下降、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的症状,皮肤也变得发黄。一次聚餐后,他甚至出现了剧烈腹痛,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患上了酒精性肝炎,肝功能严重受损。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这也让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喝酒会导致肝病呢?酒精性肝病是如何发展的呢?该如何预防这类疾病呢?
酒精性肝病(ALD)是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害,这种损害如果持续发展,可能会进展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其病理机制主要是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并且长期饮酒会导致脂肪在肝脏沉积,引发炎症和纤维化,肝细胞逐渐坏死,进而发展成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早期,可能会出现酒精性脂肪肝,这个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乏力、食欲下降,肝功能检查也可能无明显异常。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因为如果继续饮酒,病情就会进一步发展。到了中期,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炎,患者会出现右上腹隐痛或压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黄疸(皮肤、眼白发黄)、肝脏肿大、轻度发热等症状。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控制,进一步恶化,就会进入晚期,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此时,患者会出现腹水、下肢水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呕血、黑便)、肝性脑病(精神异常、昏迷)、蜘蛛痣、肝掌等严重症状。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酒精性肝病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常规检查来进行判断。比如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腹部 B 超、CT 或 MRI、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肝纤维化程度)等。
如果不幸得了酒精性肝病,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戒酒!早期戒酒可以酒精肝完全逆转,即使已经发展到酒精性肝炎或肝硬化阶段,戒酒仍然可以显著延缓病程。其次,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抗氧化剂(如多烯磷脂酰胆碱、S-腺苷蛋氨酸)可以保护肝细胞,糖皮质激素可用于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利福昔明、乳果糖可以改善肝性脑病,利尿剂可用于腹水治疗。此外,营养支持也非常重要,要补充蛋白质(瘦肉、鸡蛋、牛奶),多吃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抗氧化物),少吃高脂、高糖、油炸食品。同时,要定期进行复查,包括肝功能、B 超、弹性成像等检查。
如何预防酒精性肝病呢?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首先,要控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 20g,女性不超过 10g,每周至少 2 - 3 天不饮酒,给肝脏一个“休息”的时间。其次,要改变饮酒习惯。避免空腹喝酒,饮酒前适量进食;避免混合饮酒,如白酒加啤酒;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酒。最后,要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酒精性肝病,及早进行干预。
在这里,我们还要纠正一些常见的误区。误区一:喝“好酒”就不会伤肝。其实,任何酒精都会伤害肝脏,不管是白酒、啤酒还是红酒。误区二:喝酒脸红的人酒量大。实际上,脸红是因为乙醛脱氢酶缺乏,代谢酒精能力差,反而更容易损伤肝脏!误区三:多喝蜂蜜水、浓茶能解酒。其实,解酒药、蜂蜜水、浓茶都不能保护肝脏,戒酒才是关键!
酒精性肝病是可防可治的,关键在于戒酒!酒精摄入量长期超标,极易导致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我们要定期体检,发现异常尽早干预,避免病情恶化。让我们牢记:“少喝一点,肝脏更健康”!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肝脏健康,远离酒精性肝病的困扰,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