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学前沿

1.5毫米血管上绣出生机!漯医多学科协作完成高难度心脏手术

来自: 心胸外科 钮祎朋 时间:2025-03-24 点击率: 62

近日,漯河市中心医院心胸外科马广耀团队突破技术壁垒,在多学科紧密协作下,成功为一名复杂心脏病患者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成形术”。该术式圆满成功,不仅展现了漯河市中心医院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综合实力,更开创了豫中南地区心脏联合手术的新标杆,为重症心脏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多学科联动  织就“生命之网”

63岁陈先生(化名)主因间断胸闷、胸痛3年,加重2天为主诉入院。检查发现,心脏冠状动脉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左前降支狭窄90%、回旋支狭窄75%、右冠状动脉闭塞),术前心脏彩提示二尖瓣大量反流,射血分数仅47%。患者冠脉病变严重,合并瓣膜关闭不全。面对患者复杂的病情,单一手术方案已无法解决问题。住院医师马向群请示科室主任马广耀后,立即启动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心胸外科、心内科、麻醉科、超声科、重症医学科、体外循环科等10余名专家齐聚一堂,同时联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李继勇教授远程线上会诊,最终确定“一站式”解决两大难题:行冠脉动脉旁路移植术+二尖瓣成形术。

刀尖起舞  挑战心脏外科“双重极限”

联合手术面临两大“生死关卡”: 

PART.01  跳动心脏上的“显微艺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需在跳动的心脏表面,将大隐静脉与仅1.5-2.0mm的冠状动脉进行吻合。主刀医生采用心脏稳定器固定局部心肌,借助放大镜完成血管远端吻合。 

PART.02  瓣膜成形的“毫米级博弈”

术中建立体外循环后切开心脏,探查发现二尖瓣瓣环扩张,瓣叶P2区脱垂并大量反流,与术前评估吻合,植入人工成形环,恢复瓣膜闭合功能。

手术室内,麻醉科崔魁主任团队通过“自体血回输技术”将出血量控制在250ml;体外循环团队全程待命保障安全;历经6小时鏖战,患者心脏重新焕发活力——桥血管血流监测显示通畅率100%,流量满意,术后超声证实二尖瓣反流消失。

康复奇迹  从监护室到病房的“生命接力”

术后心胸外科医护团队实施“三阶康复计划”: 

1.第一阶段(术后24小时内):重症监护团队运用多种监测技术,精准调控容量状态,患者术后12小时拔除气管插管,后转出重症监护室; 

2.第二阶段(术后2天):科室护理团队结合心脏康复科会诊意见,通过心肺功能评估定制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患者开始床旁运动训练逐步恢复运动耐力;

3.第三阶段(术后1周):科室医护团队全程开展人文关怀缓解患者术后焦虑,患者实现自主行走,生活自理能力恢复。  

得益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体系,患者术后未出现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常见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缩短至9天。出院时,陈先生的心功能达到II级,射血分数已恢复至68%,激动地感慨道:“手术后像经历了一场重生!”

每一次心跳,都是生命的礼赞;每一台手术,都是技术的攀登。漯河市中心医院将继续铸就救治合力,以技术创新突破生命禁区,为万千心血管疾病患者托起“心”的希望!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