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家长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晚上突然喊腿疼,可又没有受伤,去医院检查也没发现异常。这很可能是孩子正在经历生长痛。
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了解它,能让家长更好地照顾孩子。

生长痛通常发生在3 - 12岁的儿童身上,这个阶段孩子生长迅速,骨骼生长速度超过了周围神经、肌腱等组织的生长速度,从而产生牵拉疼痛。生长痛多发生在膝关节周围、小腿前侧或大腿后侧,一般双侧疼痛较为常见,极少只出现单侧疼痛。而且疼痛一般在傍晚或晚上出现,白天活动时因为注意力分散,孩子可能感觉不到疼痛,而夜晚安静下来,疼痛就会更明显。不过,生长痛一般不会影响孩子白天的活动,第二天起床后又能活蹦乱跳。

判断孩子是不是生长痛,除了依据疼痛的部位和时间特点,还可以看是否有以下特征:疼痛程度多为轻度到中度,不是难以忍受的剧痛;不伴有发热、肿胀、关节活动受限等其他异常症状。如果孩子疼痛剧烈、局部有红肿热痛、关节活动障碍,或者伴有发热、跛行等,那就不是生长痛,需要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比如关节炎、骨折、骨髓炎等。

当孩子出现生长痛时,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孩子的不适。局部按摩是个简单有效的办法,在孩子疼痛部位用温暖的手掌轻轻揉搓,力度适中,每次按摩15 - 20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也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疼痛部位,温度以孩子能接受为宜,每次热敷15 - 20分钟,每天2 - 3次。另外,让孩子适当休息,避免过度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缓解疼痛。日常饮食中,要给孩子提供富含钙、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豆制品等,帮助孩子骨骼健康发育。

儿童生长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插曲,虽然会让孩子有些不舒服,但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家长只要多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就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