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而心脏瓣膜则是确保血液单向流动的“阀门”。当主动脉瓣出现重度狭窄或关闭不全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会严重受损,导致患者出现气喘、乏力、胸痛甚至晕厥等症状,严重威胁生命。对于高龄、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或外科手术高风险的患者,传统的开胸手术往往难以实施。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什么是TAVR手术?
TAVR(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通过导管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病变的主动脉瓣位置,替代原有瓣膜的功能。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TAVR无需切开胸骨,创伤小、恢复快,尤其适合高龄、心功能差或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
TAVR手术适合哪些患者?
TAVR手术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如气喘、胸痛、晕厥等),且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血流速度增快、压差升高。
外科手术高风险或禁忌患者:包括高龄、心功能差、合并严重肺部疾病、肾功能不全或既往开胸手术史的患者。
中低风险患者:随着技术的成熟,TAVR手术也逐渐应用于中低风险患者,成为传统手术的替代方案。
TAVR手术是如何进行的?
术前评估:通过心脏彩超、主动脉及冠脉CTA等检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瓣膜解剖结构及血管条件,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医生通过股动脉或其他外周血管将压缩的人工瓣膜输送至心脏,精准释放并替换病变的主动脉瓣。
术后恢复:患者通常在术后1-2天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恢复快。
TAVR手术的优势
微创高效:无需开胸,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安全性高:对于高龄、高危患者,TAVR手术的并发症风险显著低于传统开胸手术。
疗效显著: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TAVR手术的成功案例
近日,漯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团队成功为81岁的许大爷,实施了TAVR手术。患者术前因气喘、咳血入院,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最大压差高达112mmHg。经过多学科协作,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症状显著缓解,恢复良好,已于术后10天康复出院。
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TAVR手术的适应症将进一步扩大,更多患者将从中受益。同时,新一代人工瓣膜的设计和材料也在不断优化,未来TAVR手术将更加安全、精准、高效。
结语
TAVR手术为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尤其是高龄、高危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如果您或家人有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心血管专科就诊,接受专业评估和治疗。科技改变生活,医学守护健康,TAVR手术正在为更多患者打开“心”的希望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