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河南省新生儿重症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024年度质控工作评价中,由漯河市中心医院作为主体责任单位牵头组建的漯河市新生儿重症专业医疗质控中心,凭借卓越的质控管理模式和成效,在全省18个地市中脱颖而出,以书面材料、现场评估及综合成绩三项第一的优异成绩,领跑全省。2025年3月15日,中心负责人、漯河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兼新生儿科主任郭晓燕教授在省级质控工作会议上作经验分享,向全省推广“漯河模式”。
筑牢质控体系 打造区域标杆

2023年5月,漯河市中心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医疗质量提升行动,率先成立漯河市新生儿重症专业医疗质控中心,并于次月组建覆盖全市12家医疗机构的专家委员会,构建“一院牵头、全域协同”的新生儿重症质控网络。作为区域新生儿救治核心单位,医院充分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制定精细化质控方案,通过季度数据监测、动态问题反馈、专项培训及现场督导“四维联动”机制,推动全市新生儿重症诊疗同质化发展。
数据赋能管理 关键指标全面提升
依托漯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学科优势,质控中心聚焦低体温、重度窒息、医院感染等核心质控环节,创新开展“精准化干预工程”。两年来,全市新生儿重症病房医疗质量显著提升:全市低体温、重度窒息、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亚低温全面评估率、治疗及时率及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头颅MRI评估率不断提高,BIND评分开展得到普及。
协同提质续发展 持续助力强发展
“作为区域质控中心的责任单位,我们始终以‘生命起点质量’为核心使命。”郭晓燕主任表示,医院将持续深化质控内涵建设,同时结合国家和河南省质控目标,积极配合省质控中心和市卫健委工作,不断提升我市危重新生儿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推动新生儿专业医疗服务的规范化、同质化及学科的持续发展!
漯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简介
漯河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成立于2002年,为我市最早成立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0年发展为独立病区,系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新生儿亚专业)、河南省新生儿重症救护网络漯河分中心、河南省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单位、漯河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漯河市新生儿重症专业医疗质控中心、漯河市医学重点专科及漯河市早产儿BPD防治创新型科研团队,为我院儿科龙头科室和优势亚专业。
病区设备完善、流程合理、技术完备,目前设置床位30张,专业技术人员34人,医师队伍8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名,硕士6名,在读硕士2名,河南大学硕士生导师1名,漯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科内现有学会国家级委员1人次、学组委员1人次,省级常务委员3人次、委员含青年学组及学组委员6人次,市级主任委员1人次、副主任委员2人次。
科室经过20余年发展,目前辐射范围达漯河市及周边地区各级医疗机构,每年转运并收治各种急危重新生儿800余例,救治成功率95%以上。在医院空前发展的势头和背景下,科室重视医、教、研和培训并举,近年来陆续在漯河市率先开展了新生儿NO吸入、亚低温治疗、新生儿全自动动静脉同步换血、高频震荡通气、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脐静脉插管(UVC)、新生儿持续脑功能监护(aEEG)、新生儿支气管镜诊疗、新生儿家庭式护理和袋鼠式护理等多项新技术新业务,在漯河市危重新生儿救治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科研方面,曾获漯河市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3项,近5年进行科研立项3项(其中省级2项),共发表专业期刊论文30余篇,、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出版《儿科学》教材3部,真正走在了学科前沿,引领了漯河市新生儿学科领域的发展,提高了漯河市新生儿重症专业在河南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已成为漯河市科研技术和整体实力雄厚的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