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今年哮喘日的主题是-AsthmaEducationEmpowers(为哮喘教育赋能),强调通过适当的教育赋予哮喘患者管理自身疾病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帮助患者认识到何时寻求医疗帮助的必要性。
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也是一种非常顽固的慢性气道疾病,常反复发作。目前世界上并不存在一劳永逸治愈哮喘的方法,但绝大多数哮喘患者只要持之以恒地接受正规治疗,就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过上健康的生活。
哮喘日当天,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医护人员在科主任吴茱萸的带领下,积极组织了一场充满意义的义诊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专业的哮喘诊疗服务和健康知识普及。
上午在门诊诊疗区域,科室的医护人员们热情地为前来咨询的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详细讲解哮喘的预防、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免费为患者进行简易肺功能检查等项目,让患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下午,张瑞珍副主任在病区对住院患者进行了哮喘的健康讲座。
此次哮喘教育活动吸引了来院就诊患者的积极参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通过活动,不仅提高了公众对哮喘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也进一步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继续秉承关爱患者、服务大众的宗旨,为推动哮喘防治工作贡献力量,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遗传因素:有家族遗传倾向。
2.免疫因素:免疫功能异常,如Th2细胞活性增强等。
3.气道炎症:多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参与。
4.神经调节机制异常:气道平滑肌张力受神经调节影响。
5.环境因素:如过敏原、空气污染、吸烟等可诱发或加重哮喘。
哮喘的分期主要有以下两种:
1.急性发作期:指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或症状加重,常有呼吸困难,以呼气流量降低为其特征。
2.慢性持续期: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
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₂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等,以控制气道炎症和缓解症状。
2.免疫治疗:针对特定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
3.避免诱因: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因素。
4.健康教育:患者需要了解哮喘的相关知识,正确使用药物和管理疾病。
5.定期随访: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哮喘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1.肺功能检查:包括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等,可评估肺功能状态及气道反应性。
2.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可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3.过敏原检测:有助于明确过敏原。
4.血气分析:了解是否存在缺氧及酸碱平衡失调。
5.痰液检查:查看痰液中嗜酸粒细胞等情况。
以下是一些帮助哮喘患者更好进行日常管理的方法:
1.了解哮喘知识:患者和家属应充分了解哮喘的症状、诱因和应对方法。
2.规范用药:遵医嘱按时使用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3.记录症状:每天记录哮喘症状、用药情况和生活中的诱发因素。
4.保持环境清洁:保持家居环境清洁卫生,减少过敏原。
5.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
6.呼吸训练:学习正确的呼吸技巧,如腹式呼吸。
7.定期复诊: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哮喘患者在饮食上有以下一些注意事项:
1.避免过敏食物:如已知对某种食物过敏,应避免食用。
2.适量摄入蛋白质: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以维持身体机能。
3.减少产气食物:如豆类、薯类等,以免腹胀影响呼吸。
4.低盐饮食:减少盐分摄入,避免加重水肿和呼吸困难。
5.多吃蔬果: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6.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等情况引发哮喘发作。
哮喘患者在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预防哮喘加重:
1.避免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屑等。
2.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
3.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
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5.戒烟:远离烟草,避免吸烟及二手烟。
6.适度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
7.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等,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