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院病案首页是对整个住院病案的浓缩,是精华部分。正确填写住院病案首页,是住院患者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统一执行《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卫医政发(2011)84号)填写标准,现整理易出错项目如下。
(一)年龄:指患者的实足年龄,为患者出生后按照日历计算的历法年龄。年龄满1周岁的,以实 足年龄的相应整数填写;年龄不足1周岁的,按照实足年龄的月龄填写,以分数形式表示:分数的整 数部分代表实足月龄,分数部分分母为30,分子为不足1个月的天数,如“2 15/30月”代表患儿实足年龄为2个月又15天。
(二)婚姻:指患者在住院时的婚姻状态。可分为:1.未婚;2.已婚;3.丧偶;4.离婚;9.其他。 应当根据患者婚姻状态在“□”内填写相应阿拉伯数字。需注意的是,儿童、学生等未成年群体应写未婚,临床医生往往会错写成其他!
(三)出院诊断:指患者出院时,临床医师根据患者所做的各项检查、治疗、转归以及门(急) 诊诊断、手术情况、病理诊断等综合分析得出的最终诊断。
1.主要诊断 指患者住院过程中对身体健康危害最大、花费医疗资源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诊断。外科的主要诊断指患者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疾病;产科的主要诊断指产科的主要并发症或伴随疾病。
2.其他诊断 除主要诊断以外的其他诊断,包括医院感染名称(诊断)、并发症和合并症。
(四)入院病情:指对患者入院时病情评估情况。将“出院诊断”与入院病情进行比较,按照 “出院诊断”在患者入院时是否已具有,分为:1.有;2.临床未确定;3.情况不明;4.无。根据患者具体 情况,在每一出院诊断后填写相应的阿拉伯数字。
1.有:对应本出院诊断在入院时就已明确。例如,患者因“乳腺癌”入院治疗,入院前已经钼靶摄片、针吸细胞学检查明确诊断为“乳腺癌”,术后经病理亦诊断为乳腺癌。
2.临床未确定:对应本出院诊断在入院时临床未确定,或入院时该诊断为可疑诊断。例如:患者因“乳腺恶性肿瘤不除外”、“乳腺癌?”或“乳腺肿物”入院治疗,因缺少病理结果,肿物性质未确定,出院时有病理诊断明确为乳腺癌或乳腺纤维瘤。
3.情况不明:对应本出院诊断在入院时情况不明。例如: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窗口期、社区获得性 肺炎的潜伏期,因患者入院时处于窗口期或潜伏期,故入院时未能考虑此诊断或主观上未能明确此诊断。
4.无:在住院期间新发生的、入院时明确无对应本出院诊断的诊断条目。例如: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心肌梗死。
(五)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指造成损伤的外部原因及引起中毒的物质,如:意外触电、房屋着火、公路上汽车翻车、误服农药。不可以笼统填写车祸、外伤等。应当填写损伤、中毒的标准编码。
(六)病理诊断:指各种活检、细胞学检查及尸检的诊断,包括术中冰冻的病理结果。病理号:填写病理标本编号。
(七)手术及操作编码:目前按照全国统一的ICD-9-CM-3编码执行。表格中第一行应当填写本次住院的主要手术和操作编码。
(八)手术级别:指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09)18号)要求,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填写相应手术级别对应的阿拉伯数字。
1.一级手术(代码为1):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普通手术;
2.二级手术(代码为2):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3.三级手术(代码为3):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4.四级手术(代码为4):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重大手术。
(九)切口愈合等级,按以下要求填写:
切口分组 | 切口等级/愈合类别 | 内涵 |
0类切口 | 有手术,但体表无切口或腔镜手术切口 | |
Ⅰ类切口 | Ⅰ/甲 | 无菌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
Ⅰ/乙 | 无菌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 |
Ⅰ/丙 | 无菌切口/切口化脓 | |
Ⅰ/其他 | 无菌切口/出院时切口愈合情况不确定 | |
Ⅱ类切口 | Ⅱ/甲 | 沾染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
Ⅱ/乙 | 沾染切口/切口愈合欠佳 | |
Ⅱ/丙 | 沾染切口/切口化脓 | |
Ⅱ/其他 | 沾染切口/出院时切口愈合情况不确定 | |
Ⅲ类切口 | Ⅲ/甲 | 感染切口/切口愈合良好 |
Ⅲ/乙 | 感染切口/切口欠佳 | |
Ⅲ/丙 | 感染切口/切口化脓 | |
Ⅲ/其他 | 感染切口/出院时切口愈合情况不确定 |
1.0类切口:指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手术以及经皮腔镜手术,如经胃腹腔镜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
2.愈合等级“其他”:指出院时切口未达到拆线时间,切口未拆线或无需拆线,愈合情况尚未明确的状态。
(十)离院方式:指患者本次出院的方式,填写相应的阿拉伯数字。主要包括:
1.医嘱离院(代码为1):指患者本次治疗结束后,按照医嘱要求出院,回到住地进一步康复等情况。
2.医嘱转院(代码为2):指医疗机构根据诊疗需要,将患者转往相应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用于统计“双向转诊”开展情况。如果接收患者的医疗机构明确,需要填写转入医疗机构的名称。
3.医嘱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代码为3):指医疗机构根据患者诊疗情况,将患者转往相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诊疗、康复,用于统计“双向转诊”开展情况。如果接收患者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明确,需要填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名称。
4.非医嘱离院(代码为4):指患者未按照医嘱要求而自动离院,如:患者的疾病需要住院治疗,但患者出于个人原因要求出院,此种出院并非由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决定,属于非医嘱离院。
5.死亡(代码为5):指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
6.其他(代码为9):指除上述5种出院去向之外的其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