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豫健科普

「科普」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康复之路:从病床到日常生活的回归

来自: 神经外科一病区 王柳静 时间:2025-02-11 点击率: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通常由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引起。当脑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会导致颅内压力急剧升高,压迫脑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并发症。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来说,康复之路既漫长又充满挑战,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他们完全有可能回归正常生活。

一、治疗与稳定病情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通常由脑表面或颅底部的血管破裂引起,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SAH的治疗需要迅速而全面的措施,旨在稳定病情、防止再出血、减轻脑水肿和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紧急治疗与稳定病情

1. 立即就医

   - 一旦出现疑似SAH的症状,如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常被描述为“一生中最严重的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颈部僵硬、视力模糊或复视、癫痫发作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前往最近的医院急诊室。

2. 诊断确认

   -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并可能要求进行头颅CT扫描或MRI来确认出血的位置和范围。CT扫描通常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因为它能够迅速而准确地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3. 稳定生命体征

   - 在确诊后,首要任务是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支持生命体征。

4. 降低颅内压

   - 为防止颅内压过高导致进一步的脑损伤,可能需要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来降低颅内压。此外,适当限制液体摄入量也有助于降低颅内压。

进一步治疗与并发症管理

1. 药物治疗

   - 控制血压:血压过高是促发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因此需要使用降压药物如盐酸拉贝洛尔片、尼莫地平片等,将血压降低10%-20%为宜。

   - 抗脑血管痉挛:SAH后常发生脑血管痉挛,可能导致脑缺血和脑梗死。因此,需要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如尼莫地平片等,来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痉挛。

   - 抗纤溶治疗:为防止动脉瘤周围血块溶解导致再次出血,可能会使用抗纤溶药物如氨基己酸片、氨甲苯酸注射液等。

   - 镇静与止痛: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可给予镇静药物;对于头痛难忍的患者,可给予镇痛药物,但需慎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

2. 手术治疗

   - 对于由动脉瘤等引起的SAH,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手术方法包括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如弹簧圈栓塞)等。手术的目的是阻止出血并预防再次出血。

3. 脑脊液置换手术

   - 在某些情况下,如血性脑脊液过多导致颅内压升高或脑积水风险增加时,可能会进行脑脊液置换手术。通过腰椎穿刺等方法放出部分血性脑脊液,同时注入生理盐水等。

4.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 SAH患者常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钠血症。因此,需要注意液体出入量平衡,适当补液补钠、调整补液中晶体胶体的比例,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康复与长期管理

1. 康复治疗

   - 在病情稳定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以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

2. 长期随访管理

   - 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控潜在的并发症,如脑血管痉挛、再出血风险等。根据复查结果,医生可能会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等可能诱发再出血的因素。

 二、康复期护理

在病情稳定后,患者将进入康复期。康复期的护理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身体的恢复,还涉及认知、情感以及社交功能的恢复。

1. 绝对卧床休息:在康复初期,患者需要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通常需要4-6周。头部应稍微抬高15-30度,以减轻脑部水肿。在此期间,禁止患者进行洗头、如厕、淋浴等下床活动,以避免震动头部导致再出血。

2. 情绪与心理支持:保持情绪稳定对于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避免紧张、焦虑、激动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导致再出血。心理支持也是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家人、朋友及社会工作者的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3. 饮食调整:患者应提供清淡易消化、富含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饮食,如谷类、鱼类、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和坚果等。避免高盐、高脂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如糖类、油炸食物等。同时,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也是必要的。

4. 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结和用力排便可能会诱发脑出血再次发生。因此,患者应保持大便的通畅,必要时可使用通便药。

三、康复训练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运动疗法、感觉统合训练、认知行为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这些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 运动疗法:如跑步、打太极拳、练习瑜伽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力和平衡能力。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计划。

2. 感觉统合训练:通过感觉统合训练,使患者的大脑功能得到恢复,从而缓解症状。

3. 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看法,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4. 药物治疗:抗痉挛药物有助于防止脑血管痉挛,减少脑缺血事件的发生;降压药有助于控制血压,降低再次出血的风险;止痛药可以缓解头痛等症状。

四、回归日常生活

随着康复的进展,患者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状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放松警惕。患者仍需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等。同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神经功能评估也是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康复之路虽然充满挑战,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患者完全有可能回归正常生活。重要的是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严格遵循医生的医嘱,并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