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豫健科普

「科普」缓解视疲劳从现在开始

来自: 眼科 张桂 时间:2024-09-23 点击率:

视疲劳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人眼视物超过其视觉功能所能承载的负荷,出现伴或不伴全身症状的视觉障碍、眼部不适的症候群。视疲劳以患者主观症状为主,眼部因素、全身因素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近10年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视疲劳的患病率呈现增高趋势。

视疲劳的常见人群为用眼强度较高的成年人群体,主要在文字工作者、长时间视频终端使用者、近距离视物工作者中高发。此外,近10年,尤其发生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来,网络教学和会议呈现常态化,现代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式、娱乐休闲活动对视频终端的依赖性较前增加。

一、视疲劳的病因

视疲劳的病因主要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1、眼部因素:如双眼视功能异常;屈光不正未得到科学矫正;干眼;眼科手术后等。

2、年龄因素:儿童青少年视疲劳患者逐渐增多。中老年人群由于视觉调节能力下降,处理不当可导致视疲劳。 

3、精神、心理和全身因素:精神、心理状态及某些全身因素与视疲劳发生密切相关。精神压力大、神经衰弱或有神经官能者、疲劳驾驶者更易出现视疲劳的症状。视觉任务认知需求大、工作满意度低、工作倦怠的个体更易导致视疲劳。此外,女性某些特殊时期(月经期、 怀孕期 、哺乳期 、更年期)也可出现视疲劳的症状。

4、环境因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光线、色觉等异常刺激:典型表现是视频终端综合征;此外,随着头戴沉浸式显示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等多元化数字场景 被推广使用,近年来出现数字眼疲劳概念。主要表现为长时间使用视频终端后,眩光、调节聚散问题、注视视差、照度不当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眼部出现不适症状,以及头晕、肩颈酸痛、腰背疼痛等非特 异性表现。干燥环境:空调房、暖气房、高原地区、暴露于大风环境等,可导致视疲劳,出现眼干、眼涩、视 物模糊等症状。 

二、视疲劳的临床表现

视疲劳的症状多样化,主要为视物后出现以下表现:1、 视觉障碍:近距离工作或阅读不持久,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等表现。2.眼部出现烧灼感、畏光、流泪、眼痒、眼 干、异物感、胀痛、眼眶疼痛、眼睑沉重等表现。 儿童对于眼部不适可能难以清晰表述,可出现瞬目 异常、歪头视物、频繁揉眼等表现。3.全身症状:可能出现易疲劳,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非特异性表现,严重时甚至出现恶心、 呕吐以及其他神经官能症症状,伴或不伴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症状。

视疲劳的体征因病因不同而表现各异:1、具有明确病因指向性的体征:泪河浅、睑板腺功能障碍、泪膜破裂时间缩短、角膜上皮点状染色、眼睑闭合不全等干眼表现。调节不稳定、调节幅度不足、调节灵活度下降等调节异常表现。较大度数隐斜视、聚散幅度不足、集合近点后退等聚散异常表现。未矫正屈光不正、屈光参差等屈光状态 

异常导致的视力下降、不等像等表现。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瓣愈合痕迹、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等相关手术后眼部的异常表现,以及角膜塑形术后可能出现的角膜压痕、角膜上皮点状染色、眼表炎性反应等表现。2、非特异性眼部体征:瞬目频率异常,瞳孔直径变异性增大、瞳孔对光反应灵敏度下降,注视稳定性下降以及阅读速度降低等也可能是视疲劳的表现。

三、视疲劳的诊断

视物后出现以下表现之一,可诊断为视疲劳。1、视觉障碍:不耐受长时间视物,暂时性视物模糊。2、眼部不适:干涩、灼烧感、畏光、流泪、胀痛、针刺痛、眼眶疼痛、发痒、异物感、眼睑沉重、瞬目异常。

明确视疲劳的病因,主要鉴别视疲劳是源于眼部还是眼部之外因素。前者依赖各种眼部检查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视疲劳患者均须做完整的眼健康检查以及视觉功能检查,需要根据患者的主诉选择针对性的检查项目和方法。1、若与长时间近距离视物有关,休息后缓解、视物后加重,看远看近交替时出现视物模糊,则高度怀疑双眼视功能异常,可进行相应的双眼视功能检查以明确病因。2、若眼部存在干涩、异物感甚至畏光表现,则高度怀疑干眼,可进行干眼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3、若存在眼部其他因素,则根据主诉和初步检查,判断进一步诊疗方向。4、若伴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等全身表现,或怀疑存在眼部之外因素,则应进行相应的全身检查,必要时联合多学科以明确诊断,及时转诊。 

四、治疗 

视疲劳的治疗必须在明确病因的情况下进行, 消除病因是治疗视疲劳的关键。

1.屈光不正或老视未得到科学矫正:通常经过准确验光配镜可缓解。对于难以适应眼镜矫正的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者,可依据患者适应情况分阶段矫正,或更换适宜的屈光矫正方式。对于老视者,应做好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告知不同矫正方式的使用方法以及优缺点,缓解焦虑情绪。 

2.双眼视功能异常:给予相应的调节和聚散功能训练,提高调节与聚散功能,消除调节聚散冲突,提升双眼视觉系统的应用能力,可缓解双眼视功能异常引起的视疲劳。在视觉训练的基础上,适当移远阅读材料以及针对性增加近附加屈光度数或使用棱镜进行补偿,可减轻部分双眼视功能异常。 

3.干眼:根据干眼的类型以及程度针对性进行长期和个性化治疗。对症治疗中,改善干眼的药物对于干眼导致的视疲劳有缓解作用,主要代表性药物:(1)具有保水作用并补充泪液电解质、滋润和润滑眼表、缓解眼表刺激症状的人工泪液;(2)促进泪液分泌、稳定泪膜的药物;(3)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并缓解眼部炎性反应的药物;(4)促进角膜上皮细胞代谢和修复的药物。

4.可能导致视疲劳的眼部手术:术前应合理化手术设计,完善双眼视功能、干眼等筛查工作,做好术前宣传教育工作和视疲劳应对方案。 

5.视频终端综合征:需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具体分析,设计个性化处理方案。若使用视频终端时间过长,则建议少用或停用;对于不可避免使用视频终端者,可换用高频闪、合适亮度、防眩光屏幕,或改用类纸屏,或调整坐姿和桌椅高度等,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对于头戴沉浸式显示应用带来的数字眼疲劳,可通过采用设计优良的头戴设备,尽量选择双目设备,选择合适的屏幕显示比例,控制使用时间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视劳程度。 

6.环境:对于长时间处于干燥环境或强紫外线辐射环境者,可通过使用加湿器、湿房镜、防护镜、改良环境等方式,降低不良环境对泪膜的影响。 同时,应保持环境照明的亮度均匀,减少眩光。 

7.儿童青少年视疲劳:首先应区分病因。对于使用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框架眼镜、药物等近视防控方式出现的眼部表现,不能耐受者可根据相应表现给予缓解症状的处理,严重者可更换近视防控方式。屈光不正未矫正、双眼视功能异常、干眼、视频终端综合征等引起的视疲劳,可进行相应处理。 此外,减少使用反光阅读材料、增强阅读环境照明、 增加环境对比度等,也可一定程度缓解儿童青少年视疲劳。 

8.其他:对于具有全身因素者,须及时转诊;对于有精神、心理因素者,须进行相关精神和心理治疗和疏导。

五、对症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用药前应注意用药禁忌证和不良反应,定期进行检查,必要时监测全身相关功能指标。 

(1)改善血流药物:通过增强睫状肌功能和增加睫状肌血流量,改善眼调节功能,达到治疗视疲劳的目的。主要代表性药物包括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2)睫状肌麻痹药物:利用外周抗胆碱能作用,使平滑肌松弛,并解除血管尤其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达到治疗视疲劳的目的。主要代表性药物包括山莨菪碱滴眼液、托吡卡胺滴眼液等。 

(3)中药:使用具有养肝明目、补肾益精或补血安神等功效的中药进行内治调理,以及采用中药熏蒸等中医外治疗法,可缓解视疲劳的症状。 

(4)其他药物:含维生素类的滴眼液,如维生素B12,对缓解视疲劳的症状有一定效果。研究结果显示,ω3 脂肪酸 、浆果提取物补充剂可缓解视疲劳和干眼的症状,含有花青素、类胡萝卜素成分的药物也对缓解视疲劳有一定效果。 

2、非药物治疗:主要指物理治疗,如热敷、湿房镜、激光治疗等对干眼导致的视疲劳有缓解作用;雾视法、远眺法和眼保健操等,可使眼部得到充分休息,改善眼周循环,起到缓解视疲劳的作用。 此外,需要长时间近距离视物者用眼期间应间断休息,同时合理规律作息,平衡工作量,加强锻炼,合理饮食,端正坐姿,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桌椅以及具有优化亮度和对比度的显示设备。针灸、按摩等中医外 治 疗法,对缓解视疲劳一定效果。 

3.健康宣传教育和健康管理:视疲劳可累及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段人群,医师应对患者和社会大众进行与视疲劳防范相关的科普宣传。儿童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近视发生发展的关键期,应倡导儿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注意防控近视;成年人群以及老年人群同样应健康作息,增加运动,减轻用眼强度,注意用眼卫生,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及时处理眼部不适等问题。 

六、疗效评估及随访 

按照治疗方案治疗一段时间后,应关注视疲劳的改善情况,根据改善程度考虑是否继续治疗或调整治疗方案。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