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忠杰
周围经常有亲戚朋友被失眠折磨得苦不堪言,即使想安眠药吃,又不敢吃,谈药色变,害怕“成瘾”。人们对于安眠药的认识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安眠药好呀,吃了就能改善睡眠;另一派则认为“是药三分毒”,安眠药肯定也有很多副作用,拒绝吃。那么,对于失眠的人来说,服用安眠药究竟是“好”还是“坏”?到底吃不吃,咱们今天详细介绍一下。
现在常用的所谓“安眠药”医学上称为“镇静催眠药”,与以前的安眠药(主要是巴比妥类,催眠与剂量有相关性,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且中剂量可抑制呼吸,故现在很少用于治疗失眠)不同,副作用少了很多。目前常用的有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
吃了安眠药,会不会以后都要依靠它睡眠?这就要权衡利弊,偶尔吃一次不会上瘾。不过,失眠者对于安眠药的使用,最好犹如锦囊,千万不要把它当作拐杖。“失眠”首先应分析原因,消除诱因进行心理、物理等治疗,在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就应权衡利弊进行药物治疗了。至于吃哪一种安眠药,这要根据你的状况和失眠类型来决定。
选药原则
入睡困难:可选用诱导入睡作用快速的药物。
对能入眠但持续时间短暂:可选用中效药物。
对夜间易醒、眠浅的:选择能够延长睡眠时间的催眠药物。
对于早醒:早醒多见于抑郁症所致失眠,可给予中长效镇静催眠药。
在治疗失眠的同时,要注重对原发病的治疗。对于睡眠紊乱伴有焦虑、抑郁,应该使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如果精神异常导致睡眠紊乱的应该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必要时合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
服药方法
对于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提倡间断用药,和推荐“按需用药”,当患者感觉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时,可考虑逐渐停药。一部分人的失眠较重,或近期遇到难以对待的重大心理冲突,一时难以平静心情,失眠严重到坚持不住了,但还是不愿服用助眠药,恐形成依赖或有副作用,这类人群需注意,在失眠的危害大于药物的不良影响时,“两害相权取其轻”,药物本身就是给需要的人用的,这时借助外力相助是明智之举。
不管表现何种失眠状态、选择何种药物,都应遵从个体化原则,从小剂量开始给药,达到有效剂量后不轻易调整药物剂量。每周服药 3—5天而不是连续每晚用药,最好在连续服药5天后停药2天,或者将2种药物间隔使用。尽可能避免产生药物依赖性。用药期间避免饮酒,尽可能不使用其他中枢抑制剂,以免引起毒性反应。
助眠药只是治标的“镇压”办法,真正的好办法是找出引起失眠的原因,消除或逐渐减轻才是治本之法。
最后,这七点再巩固一下:
1.不把安眠药作为第一选项。
2.选择合适的安眠药。
3.服用安眠药,禁止喝酒。
4. 不建议半夜加用安眠药。
5.不随意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6.注意是否存在其他睡眠障碍。
7.定期到医院就诊。
治疗失眠,药物只是辅助
更重要的是”自律“
养成良好规律的睡眠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