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CSM),是临床常见的疾病,颈椎管扩大成型术(单开门等)是治疗 CSM 最常用的术式。
目前最常采用的术式:颈3-7椎管扩大成型术,但术后患者出现颈肩部疼痛、颈椎后凸畸形 顽固性轴性症状、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5%~80%,对术后康复造成巨大影响。
颈后伸肌群在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稳定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其中颈半棘肌(SSC) 最为重要,术后颈椎前凸的丢失、轴性疼痛 与 损伤SSC 有关。
解剖学上:SSC是附着在颈椎2、3~颈7、胸1棘突上的一串肌腱和肌肉纤维,其中颈2、3和颈7胸1两端的止点最为重要,如弓箭两端的皮筋,维持颈椎前曲,传统的颈3—7颈椎管扩大成型术,切断了颈2/3棘突上的肌肉,为较为完整的保留SSC。
市创新性科研团队(脊柱科团队)设计了“保留颈2、3棘突肌肉止点的颈椎管成型术”。2008年以来,采用该创新型术式治疗 临床上较为多见的颈4~颈7狭窄的CSM。
ERAS理念下:优化方案
只显露颈4~7的椎板,从而不切断附着在颈2、3棘突上的SSC,颈3椎板下半部潜行切除、胸1椎板上半部切除、颈4~7单开门
这样减压长度仍为5个节段(短了不利于脊髓后移),又较为完整的保留了 重要的SSC。
颈2、3棘突保留
应用超声骨刀行保留颈半棘肌止点的新式手术
体位护理:
术后不行颈围领制动颈部,如患者肌力允许,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
术后镇痛—联合镇痛:
保持患者状态,快乐康复,VAS评分不超过0~2分。
术后饮食:
1.术后4小时清流质饮食,术后6小时半流质饮食。
2.按照清流质、半流质、软食等顺序。
指导患者循序渐进早期进食,以减少饥饿带来的应激反应,渐进的恢复饮食既可减少患者的胃部不适,又可增加内脏血流量,刺激肠蠕动,减少肠管淤胀,从而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术后康复:
患者全麻清醒后,即开始进行双上肢的主、被动握拳、伸掌训练和双下肢的屈髋、屈膝、踝关节功能训练,以保证负重与行走功能。术后三周进行颈部的抗阻康复训练,利于颈椎曲度的维持、提高患者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