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提升漯河市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推进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规范化诊疗及门诊标准化病历书写质控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5月30日下午,漯河市呼吸内科质控中心在漯河市中心医院成功举办2025年度第一次专题培训会。来自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呼吸内科医师、质控专家及相关医务人员参加会议,共同探讨CAP诊疗新进展及质控管理要点。
漯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李耀军致开幕辞,他对参与培训的各位主任、专家及医疗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规范诊疗流程、提高病原学送检率、优化病历书写质量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本次培训旨在推动漯河市各级医院在CAP诊疗上实现同质化管理,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漯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吴茱萸主任 围绕“二代测序技术在CAP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展开讲解,强调精准检测对优化抗感染治疗的重要性。
漯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张瑞珍副主任结合临床实例,详细解读《门诊标准化病历书写规范》,助力提升病历质量。
漯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宋超主任重点介绍了CAP抗感染治疗前的病原学送检标准,强调合理用药的临床价值。
漯河市中心医院RICU李琳主任就《呼吸技术支持》详细介绍,指出不同呼吸技术支持如何优化选择。
漯河市第六人民医院孟玉红主任医师 深入剖析了CAP严重程度评估工具(CURB-65/PSI评分)的临床应用,指导基层医师科学制定治疗方案。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胡海英院长、漯河市中医医院吴霁晖主任、临颍县人民医院高丽主任、漯河市医专二附院周敬奎主任、舞阳县人民医院张遂甫主任对培训内容进行了专业点评。并对CAP诊疗中的难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参会人员一致认为,此次培训对提升全市CAP诊疗水平及规范呼吸慢病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漯河市呼吸内科质控中心负责人李耀军副院长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规范化培训,加强全市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推动呼吸系统疾病诊疗的标准化、同质化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