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度过急性期后,居家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康复效果和复发风险。家属作为护理的核心力量,需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
一、居家环境改造:安全是第一原则
1. 防跌倒措施:
- 移除地面杂物,铺设防滑垫,浴室加装扶手,床边安装护栏。
- 患者穿防滑拖鞋,夜间起床时务必开灯,避免摸黑活动。
2. 紧急呼叫系统:
- 在患者床头、卫生间安装一键呼叫铃,或随身携带便携式报警器。
- 保存急救电话(120)、主治医生联系方式,并贴在显眼位置。
二、日常病情监测:家属需掌握的“三大关键”
1. 血压管理
- 监测频率:每日早晚各测1次(测量前静坐5分钟,手臂与心脏平齐)。
- 目标值:稳定在<140/90mmHg,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如单日波动>20mmHg需警惕)。
- 注意事项:避免在疼痛、情绪激动或憋尿时测量。
2. 症状观察
- 危险信号: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肢体麻木、口齿不清——立即就医!
- 日常记录:记录患者精神状态、进食量、大小便情况,发现嗜睡、烦躁等异常及时联系医生。
3. 药物管理
- 降压药需严格遵医嘱定时服用(如氨氯地平晨起服,厄贝沙坦餐前服),不可擅自停药。
- 准备分装药盒,标注早/中/晚,家属每日核对用药情况。
三、科学饮食:控血压、促康复
饮食原则
- 低盐低脂:每日盐≤3g(约1啤酒瓶盖量),禁用咸菜、腊肉;食用油选择橄榄油、菜籽油,每日≤25g。
- 高钾高纤维:多吃香蕉、菠菜补钾;主食选燕麦、玉米等粗粮,促进肠道蠕动防便秘。
四、康复训练:循序渐进,家属全程参与
1. 肢体功能恢复
- 卧床期:每2小时协助翻身拍背,按摩四肢(从指尖向心端轻捏)。
- 恢复期:每日2次扶床站立(每次5-10分钟);用健侧手带动患侧手练习抓握毛巾。
2. 语言训练
- 从简单发音开始:陪患者读“a、o、e”等单音,逐步过渡到词语(如“喝水”“吃饭”)。
- 利用图片卡片:指认常见物品名称,鼓励患者重复。
3. 认知训练
- 玩数字游戏:如“从100减7连续减5次”;
- 回忆训练:一起看老照片,引导患者讲述过去经历。
五、心理支持:重建生活信心
1.正向激励:“今天站得比昨天更稳了,真棒!”
2.转移注意力:播放患者喜爱的戏曲/音乐,鼓励参与简单家务(如择菜)。
3.避免语言刺激:不说“你怎么这么慢”,改为“我们慢慢来,不着急”。
六、紧急情况处理:关键时刻能救命
突发脑出血征兆,识别要点:呕吐呈喷射状、两侧瞳孔不等大、呼吸不规则。
- 急救步骤:
1. 立即拨打120,清晰说明“疑似脑出血复发”;
2. 患者侧卧位,清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 禁止喂水喂药,避免头部震动。
护理是爱与科学的结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康复需要数月甚至数年,家属的耐心与专业护理能显著降低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