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豫健科普

「科普」急性痛风发作的药物治疗

来自: 药学部 裴媛 时间:2025-03-05 点击率:

痛风是在高尿酸的基础上,在一定条件下,尿酸在关节形成结晶,刺激关节滑膜引起的非细菌性炎症。

一、什么情况下容易痛风发作?

高尿酸是痛风的根本原因,但不是每一个高尿酸都出现痛风。据统计,只有大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表现为痛风发作。而且痛风发作常常有诱因,比如暴饮暴食,饮酒,受寒,劳累,外伤,感染等。

酒是痛风的催化剂。酒可以影响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加速嘌呤分解成尿酸,以及饮酒时食入高嘌呤食物,这些作用联合起来共同导致血尿酸快速升高。

二、痛风急性发作的处理

痛风发作的处理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迅速止痛,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办法。常用三类药物: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解热止痛药)和糖皮质激素,其中,前两者是一线药物,应该首选。

1、秋水仙碱

是治疗痛风的特效药,越早用药,疗效越好,超过36小时疗效明显降低。具体用法:开始口服2片(0.5mg/片),1个小时后用1片,12小时后再用1片;以后每次1片,每天2~3次。

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随药物剂量增加而增加,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药。长期使用可导致转氨酶升高,白细胞降低,肾功能损害等。

2、非甾体抗炎药

常用的有扶他林、布洛芬等,以及新型的止痛药(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后者的副作用小,建议选择。非甾体类消炎药主张早期和足量使用,即在发作的前2天给最大量,等症状缓解后迅速减至常规剂量,疗程4~10天。

这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症状,比如消化道溃疡、胃肠道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此外,长期使用还导致肾损害。应严格按药物说明书用药,而且禁止两种这类药物同时使用。

3、糖皮质激素

不首选使用,只有当上述两类药无效,或者肾功能不好不能使用上述药物时可选择使用。使用中效激素比如泼尼松(强的松)或者甲泼尼龙,泼尼松的用法:0.5 mg/kg/日,相当于泼尼松或者甲泼尼龙每天6~7片,清晨一次顿服,用药2~5天后逐渐减量,总疗程7~10天。使用激素的同时一定要口服钙尔奇D补钙,每天一片即可。避免使用长效激素比如地塞米松。

激素长期使用的副作用很多,比如向心性肥胖、感染、糖尿病、胃溃疡等,短期使用问题不大,主要预防胃肠道反应比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等。

对严重痛风、剧烈疼痛者,可联合用药:比如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或者秋水仙碱+非甾类消炎药。不提倡非甾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激素的联合,因为二者对胃肠粘膜的损害都很明显,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对无法避免的胃肠道反应,可同时使用抑酸药比如拉唑类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胃粘膜保护剂等。

三、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1.痛风发作时不用抗菌药物,痛风性关节炎不是细菌性炎症,无需使用抗菌药物,而且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有可能损伤肾小管反倒加重高尿酸。

2.痛风发作期不要使用降尿酸药比如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等痛风完全消失后(一般1~2周)开始降尿酸治疗。

3、痛风发作时不用碳酸氢钠片:小苏打片既没有止痛作用,也没有降尿酸作用,对急性痛风发作没有帮助。因其中和胃酸还会出现胃胀气、胃肠道不适等,长期应用因为钠摄入过多还会引起高血压。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