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豫中南地区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豫健科普

科普 || 预防肠癌 肠镜先行

来自: 本网 时间:2022-12-29 点击率:

作者:消化内科  沈洁

2015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数为38.8万,发病率为28.20/10万[1],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三位,标化死亡率为12.07/10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五位[2]。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有增长趋势,对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90%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遵循“腺瘤—癌”的顺序,这是多因素、多步骤和多阶段的进程,大约需要5-15年,因此结直肠癌是为数不多的最容易预防的癌症之一[3]。

我们首先来看两个典型的病例:

病例1:好莱坞巨星威尔·史密斯50岁时,在私人医生建议下进行了肠镜检查。发现一枚息肉,并将其摘除。检查结束几天后病理报告为腺瘤性息肉,含有癌前病变组织。史密斯一度神色凝重,但医生告诉他:“早发现是好事,切除可预防癌变”。

病例2:电影《黑豹》主演查德维克·博斯曼在2016年发现结肠癌的时候已经是Ⅲ期,随后很快进展到Ⅳ期。2020年,他因肠癌不幸逝世,年仅43岁。

威尔•史密斯在肠镜过程中发现腺瘤性息肉并通过肠镜将其切除,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如果博斯曼的结肠癌能早期发现,治愈的几率也是很高的,可惜结直肠癌带走了他,而筛查和早诊早治却留住了“黑衣人”史密斯,我们由此可知,早诊早治和晚诊晚治面对的将是不一样的后果和生存期。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常遇到这种晚期的的患者,令人扼腕。究竟如何能发现结直肠癌早期病变,并治疗病变?下面我们详细地进行介绍。

一、什么是早期结直肠癌?

早期结直肠癌,突出的是一个“早”字,主要包括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和早期结直肠癌,这类病变局限在黏膜及黏膜下层,以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重度异型增生、黏膜内癌为多见,这种病变往往很局限,因此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大多没有任何不适感觉。只有很少一部分肠息肉患者出现便血、黏液便、腹痛等异常,而这些症状也常常缺乏特异性,一般人包括医生都不会想到是肠道肿瘤。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入侵周边器官和组织,会引起一系列全身症状,发现时多数已为中晚期,很多人因此而后悔莫及。

二、如何发现早期结直肠癌呢?

单凭症状发现早期肠癌,太过冒险,也不靠谱。目前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结直肠癌最廉价、最准确的“金标准”。肠镜之所以能够发现早期肠癌,是因为它像人的眼睛一样对肠道进行全方位的扫查,并且高清内镜可以放大、染色,再结合医生丰富的经验以及内镜下的活检病理,因此通过肠镜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肠癌。

三、早期结直肠癌如何治疗?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现,内镜下切除癌前病变及早期结直肠癌成为现实。较小的腺瘤或早期肠癌患者完全不需要外科手术切除肠管,在肠镜下对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浅层的早癌或癌前病变进行切除即可根治,并定期进行肠镜随访。

内镜下黏膜切除(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内镜下切除结直肠息肉最常用的方法,区别在于切除解剖深度不同。这两种技术都是利用水分离组织平面(抬举技术)和内窥镜工具切除。对于较大的病变(>2 cm),EMR可能难以完整将其切除。ESD更适合这些较大的病变(>2 cm)和那些凹陷或伴有纤维化的病变。内镜下全层切除(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是另一种更为先进的内镜技术,能够切除所侵犯部分结直肠,并对肠壁全层进行缝合。

对于病变较大、怀疑或证实肿瘤浸润超过黏膜下深层、肿瘤位置不利于内镜下治疗、以及不能取得患者同意、不能配合治疗、有出血倾向、心肺疾病不能耐受、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建议外科手术治疗。

结 语 结直肠癌虽然凶险,但却是公认最易预防、最易早发现、最易早期治疗的癌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以预防为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重视重点人群肠镜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才有可能做到早期治疗,真正将结直肠癌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郑荣寿, 孙可欣, 张思维, 等.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19, 41(1):10.

[2]兰蓝, 赵飞, 蔡玥,等. 中国居民2015年恶性肿瘤死亡率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8, 39(1):3.

[3][1]陈万青,李霓,兰平,等.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0,北京)[J].中国肿瘤,2021,30(01):1-28.

您可能还要了解这些
预约挂号 门诊出诊 特色医疗 检验查询 病案复印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返回顶部